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实验室新闻·最新动态>详细内容

实验室新闻·最新动态

中国-东盟传统药物研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刘昌孝院士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发布时间:2021-11-04 16:24:19 浏览次数: 【字体:

2021年113日上午。由中国-东盟传统药物研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刘昌孝院士领衔完成的《基于“药物药代功效”的中药创新研发理论与关键技术及其应用》项目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微信图片_20211104202013.jpg

                习近平总书记在颁奖大会开幕式前亲切接见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科技人员

                                                         (前排右2为刘昌孝院士)

 

212121.jpg

                                                                                 

中国-东盟传统药物研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成员单位包括:广西中医药大学、天津药物研究院释药技术与药代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开大学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国家电化学和光谱研究分析中心/科技部国家长春普中心、广东药科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数字化质量评介重点研究室、新加坡国立大学杨璐龄医学院、泰国孔敬大学人类高效能与健康促进研究所、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学院、柬埔寨卫生科技大学、老挝卫生部传统药物研究所、特鼎国际(马来西亚)有限公司集团、广西大海阳光药业有限公司。

    近年来,在刘昌孝院士开创我国药代动力学研究5个第一”(国内第一个药代动力学研究实验、第一个将药代动力学新药评价、首部药代动力学专著、第一个药代计算软件、第一个药代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并提出和建立中药药代动力学理论与技术方法的基础上,天津药物研究院中药研究以药代为切入点和核心环节,并关联中药复杂体系化学物质组及其生物效应表达之间的复杂关系,提出并建立“物资药代功效”为核心的中药创新研发系统创新模式,建立了涵盖“新药的成药性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评价产业化转化市后临床价值的深入发掘以及先进制造”全过程的中药创新研发系列共性关键技术,并用于指导中药新药研发和上市后中成药的二次开发研究。

 《基于“药物药代功效”的中药创新研发理论与关键技术及其应用》项目利用建立的评价体系和技术平台,为全国近百家单位完成了中药新药的临床前研究和评介、国际化注册,为我国中药生产企业提供了巨大的技术支撑,推进了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获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项目所建立的以“物质-药代-功效”为核心的中药研发创新模式,提高了我国中药新药研发水平。项目自主研发和产业化的中药新药辐射全国24个省市,对我国中药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