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课程一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医药卫生事业管理班)《药事管理学》课程教学质量标准

发布时间:2021-11-23 13:10:22 浏览次数: 【字体:

学分:2学分

学时:32学时,其中理论课28学时,实验课4学时

适用对象: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医药卫生事业管理班)专业本科生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课程目标】

1.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树立依法管理、依法生产、依法检验、依法经营、依法使用的观念: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岗敬业、勇于实践,不断创新的精神,志愿为人类的健康工作服务:

(3)培养学生热爱医药卫生事业,有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健康奋斗终身的理想:

(4)培养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5)培养学生安全合理用药的观念。

2.知识目标:

(1)掌握药品生产过程、药品经营过程、处方调配过程、药物研发过程、药品质量检验过程中的管理要求和法律法规:

(2)熟悉我国药事体制及组织机构:

(3)了解现代药学实践中管理活动的基本内容、方法和原理。

3.能力目标:

(I1)养学生运用药事管理相关法规处理药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具有从事药品研发、生产、经营、使用等工作的能力:(3)培养学生具备保障药品质量及管理的能力:

(4)培养学生具备从事药学服务工作的能力。

【课程考核与评价】

1.课程考核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药品研发、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的监督管理有所了解,并初步学会运用常用药事管理与法规处理有关各种药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课程考核学生对药事管理法律和法规的掌握程度,在药学实践中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成绩评定(包括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以及成绩构成)

形成性评价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

3.课程考核形式与方法

(1)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2)评价方法:利用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的学习资源,通过对分易平台发布一些案例分析、在线练习和有关内容的主题讨论,学生对案例分析的情况、在线练习的完成情况及主题讨论的回答质量,作为形成性评价成绩计入学期总评。形成性评价成绩包括考勤、作业、测试、课堂讨论等。通过以上多元考核的评价方式,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融会贯通,并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参考书目】

田侃.《药事管理与法规》[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2版),2019.

第一章绪论

【课程目标】

1.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培养学生热爱中医药事业,弘扬中医药文化;

(3)培养学生形成依法工作的观念;

(4)培养学生充分认识中药应用的终极目标是保障人类持续的健康。

2.知识目标:

(1)掌握药事、药事管理、药事管理学科的定义与区分;

(2)熟悉药事管理学科的研究方法;

(3)了解药事管理学科的发展。

3.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具备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管理和监督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药事管理的理论和知识指导药学实践工作的能力,为执业药师考试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时数】理论1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教学内容】

熟悉药事和药事管理的基本概念、药事管理学科的性质特点和形成发展;介绍课程的内容、学习方法和教学进程。

【考核重点】

药事和药事管理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药事管理法律体系

【课程目标】

1.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依法管理、依法生产、依法检验、依法经营、依法使用,保证药品的质量、维护大众健康的观念;

(2)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观念;

(3)培养学生诚信生产、经营的观念。

2.知识目标:

(1)掌握《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的主要内容;

(2)熟悉药事管理法的渊源,我国主要药事管理法律法规及药事管理法律体系;

(3)了解药事管理法和药品管理法的概念。

3.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依法执业的能力;

(2)培养学生具备利用法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具备获取动态法规条例的能力;

(4)培养学生具备判断、识别辨别药品的能力。

【教学时数】理论3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教学内容】

1.药事管理法律体系的渊源和使用原则;

2.《药品管理法》的法律框架、主要内容;

3.假药、劣药的界定;

4.《药品管理法》规定的法律责任的主要类型及内容。

【考核重点】

(1)药事管理法律体系的渊源和使用原则;

(2)假劣药的定义;

(3)《药品管理法》规定的法律责任的主要类型。

第三章 药品与药师

【课程目标】

1.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认识到药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认识到在药学实践中把控药品质量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正确认识执业药师管理的各种规定的观念;

(4)培养学生重视用药对象的差异,能充分考虑用药对象的利益。

2.知识目标:

(1)掌握药品的系列概念和特殊性,药品安全与风险管理,药品标准的构成,执业药师的概念与性质,执业药师的注册管理;

(2)熟悉执业药师的职责,熟悉执业药师考试及继续教育,我国执业药师现状和发展趋势,执业药师的职业道德;

(3)了解药师的含义和药师的分布,违反执业药师有关规定的处罚。

3.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具备运用法规知识正确辨别药品与非药品的能力;

(2)培养学生具备依法依规执业及团结合作的能力。

【教学时数】理论2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教学内容】

1.药品定义、内涵、药品质量特征与商品特征;

2.药品安全与风险管理;

3.药品标准的构成;

4.药师的定义和分类;

5.执业药师管理的规定;

6.执业药师执业道德准则。

【考核重点】

(1)药品的系列概念和特殊性;

(2)药品安全风险的特点和分类,药品标准的构成;

(3)执业药师的考试条件要求、注册管理、职责及继续教育;

(4)执业药师执业道德准则。

第四章 药事组织

【课程目标】

1.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培养学生具备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2.知识目标:

(1)掌握我国药品监督管理组织机构;

(2)熟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内部主要机构的职能。

3.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具备运用综合理论知识,解决中药生产与应用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具备正确评价药品质量的基本能力。

【教学时数】理论1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教学内容】

1.药事组织的主要类型;

2.我国药品监督管理体系框架;

3.药品监督管理行政部门和技术部门的机构设置、职责。

【考核重点】

(1)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职责;

(2)药品监督管理技术部门的职责;

(3)其他与药品监督管理相关的部门职责。

第五章 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监督管理

【课程目标】

1.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树立依法执业的意识,并以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

(2)培养学生树立药品安全、质量重于泰山的观念。

2.知识目标:

(1)掌握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要点;

(2)熟悉基本药物概念、基本药物的选择原则;

(3)熟悉基本医疗药品目录的“甲类目录”与“乙类目录”的区别;

(4)熟悉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的内容;

(5)了解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办法及基本构成。

3.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具备区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能力;

(2)培养学生具备正确区分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具备正确处理药品不良反应的能力。

【教学时数】理论3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教学内容】

1.国家药物政策要点、产生的背景、构成;

2.基本药物概念、基本药物的选择原则;

3.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分类管理要求;

4.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

【考核重点】

(1)国家基本药物的目录构成和调整、遴选原则和范围、使用管理;

(2)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分类依据、经营、使用、广告管理;

(3)双跨药品的定义;

(4)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和分类、监测主体、报告范围和时限。

第六章 特殊管理药品的管理

【课程目标】

1.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树立遵纪守法、合理用特殊管理药品的意识和理念;

(2)培养学生树立将理论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思考和探索重要性的意识;

(3)培养学生意识到特殊管理药品加强监管的意义。

2.知识目标:

(1)掌握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定义及品种范围、管理规定;

(2)熟悉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的管理;

(3)了解疫苗、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蛋白同化制剂和肽类激素、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的管理规定。

3.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具备正确执行特殊管理药品的管理的能力;

(2)培养学生应用综合法规知识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数】理论3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教学内容】

1.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二重性;

2.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定义和品种类型、生产、经营、使用管理;

3.医疗用毒性药品的定义和品种类型、生产、经营、使用管理;

4.疫苗、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蛋白同化制剂和肽类激素、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的管理。

【考核重点】

(1)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品种范围、经营管理、使用管理及储存要求;

(2)医疗用毒性药品的品种范围、生产管理、经营管理、使用管理;

(3)疫苗的分类、流通管理,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范围、购销管理,蛋白同化制剂和肽类激素的销售及使用管理,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的管理。

第七章 中药管理

【课程目标】

1.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树立热爱中医药事业,弘扬中医药文化的意识;

(2)培养学生形成依法工作的观念;

(3)培养学生在中药管理过程中具有中医药思维。

2.知识目标:

(1)掌握中药材、中药饮片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管理;

(2)了解中药品种保护的管理。

3.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具备从事中药生产、经营、监督管理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2)培养学生具备利用法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数】理论2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教学内容】

1.中药材的管理规定;

2.中药饮片的管理规定;

3.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管理规定。

【考核重点】

(1)中药材自采、自种、自用的管理;

(2)中药材专业市场的管理;

(3)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药材物种的分级及品种目录;

(4)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管理。

第八章 药品信息管理

【课程目标】

1.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树立药品说明书、标签是保证用药安全和药品质量的重要信息源的意识;

(2)培养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3)培养学生树立核发经营、诚信经营的观念;

2.知识目标:

(1)掌握药品标签和广告管理要点;

(2)熟悉药品说明书的内容;

(3)了解药品广告的作用、药品广告审久久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34页标准、药品广告审批程序及法律责任、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

3.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具备独立从事药品标识物及药品广告具体管理的实践工作的能力;

(2)培养学生具备归纳、总结、创新的能力。

【教学时数】理论2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教学内容】

1.药品标签的管理规定;

2.药品说明书的管理规定;

3.药品商标的管理;

4.药品广告的管理;

5.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

【考核重点】

(1)药品标签的定义、通用名称、商品名称、注册商标、有效期;

(2)药品说明书的格式和内容规定;

(3)药品广告的范围、原则性规定、科学要求。

第九章 药品注册管理

【课程目标】

1.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在药品研制注册阶段,树立遵纪药品注册管理规定的意识;

(2)培养学生树立将理论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思考和探索的理念。

2.知识目标:

(1)掌握新药的定义、药品注册分类和申请类型,药物临床试验的分期,药品批准证明文件;

(2)熟悉新药的申报与审批管理,新药监测期的管理,仿制药的申报和审批管理;

(3)了解药品注册管理机构、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和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3.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具备从事新药申请注册、药物非临床及临床研究等具体管理工作的能力;

(2)培养学生具备运用药品注册管理的法规知识,指导设计、开发药品的能力。

【教学时数】理论2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教学内容】

1.药品注册的概念、分类和申请类型;

2.药品注册管理机构及职能;

3.药物非临床研究管理;

4.药物临床试验研究管理;

5.新药和仿制药的申报与审批流程;

6.药品批准证明文件。

【考核重点】

(1)药品注册分类和申请类型;

(2)药物临床试验的分期、新药监测期管理;

(3)药品批准证明文件。

第十章 药品生产管理

【课程目标】

1.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树立遵纪守法、生产合格药品的意识和理念。

(2)培养学生树立将法律法规理论知识,指导和规范药品生产行为的意识。

2.知识目标:

(1)掌握GMP的定义、分类、特点及主要内容,药品召回的定义、分级及实施;

(2)熟悉药品委托生产的管理;

(3)了解药品生产企业的概念、性质及特点。

3.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具备运用药品生产管理知识,解决药品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

(2)培养学生具备从事药品生产工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具备药品风险管理的能力。

【教学时数】理论3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教学内容】

(1)生产管理与药品生产概述;

(2)药品生产企业开办的条件;

(3)《药品生产许可证》的管理;

(4)药品委托生产的管理;

(5)药品召回的定义、分级及实施。

【考核重点】

(1)开办药品生产企业的条件,《药品生产许可证》的管理;

(2)GMP对人员、生产洁净区的分级和温湿度要求、药品委托生产的定义和品种范围;

(3)药品召回的定义、分级及实施。

第十一章 药品经营管理

【课程目标】

1.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树立遵纪守法、诚信经营的意识;

(2)培养学生树立保证药品质量、维护大众健康的理念。

2.知识目标:

(1)掌握GSP的主要内容;

(2)熟悉药品流通监督管理规定;

(3)了解互联网药品经营管理。

3.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具备利用药品经营许可证制度、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药品流通监督管理的主要规定及中药经营管理的特殊性的相关规定进行企业管理,并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具备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具备从事药品经营工作的能力。

【教学时数】理论3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教学内容】

1.药品经营企业开办的条件;

2.《药品生产许可证》的管理;

3.药品流通监督管理的规定;

4.GSP对人员、收货与验收、储存养护的管理;

5.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的管理。

【考核重点】

(1)开办药品经营企业的条件,《药品经营许可证》的管理;

(2)GSP对人员、收货与验收、储存养护的管理;

(3)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不得从事的经营活动;

(4)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的类别。

第十二章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

【课程目标】

1.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树立遵纪守法意识;

(2)培养学生树立安全合理用药的意识;

(3)培养学生树立药学服务意识。

2.知识目标:

(1)掌握处方制度与调剂业务管理;

(2)熟悉医疗机构制剂管理;

(3)了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3.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具备用专业知识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的能力;

(2)培养学生具备从事药品调剂工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具备医疗机构制剂管理的能力;

(4)培养学生具备处方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教学时数】理论3学时

【教学形式】线下教学

【教学内容】

1.调剂业务管理;

2.处方的格式、写书、剂量、权限管理;

3.医疗机构制剂的许可、品种范围、批准文号管理;

4.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分级、处方权、调剂资格管理。

【考核重点】

(1)药品调剂的流程;

(2)处方的格式、写书、剂量、权限管理;

(3)医疗机构制剂的许可、品种范围、批准文号管理;

(4)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分级、处方权、调剂资格管理。

学时数分配表

序号 内容 教学形式 教学时数
1 第一章 绪论 线下教学 1学时,40分钟
2 第二章 药事管理法律体系 线下教学 3学时,120分钟
3 第三章 药品与药师 线下教学 2学时,80分钟
4 第四章 药事组织 线下教学 1学时,40分钟
5 第五章 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监督管理 线下教学 3学时,120分钟
6 第六章 特殊管理药品的管理 线下教学 3学时,120分钟
7 第七章 中药管理 线下教学 2学时,80分钟
8 第八章 药品信息管理 线下教学 2学时,80分钟
9 第九章 药品注册管理 线下教学 2学时,80分钟
10 第十章 药品生产管理 线下教学 3学时,120分钟
11 第十一章 药品经营管理 线下教学 3学时,120分钟
12 第十二章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 线下教学 3学时,120分钟
13 医疗机构或生产企业药事实践 实验教学 4学时,160分钟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