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董塔健副书记到隆安与驻村第一书记“会诊”脱贫摘帽

来源:校党委宣传部 作者:宣传部 日期:2016-06-23 点击数:
分享到:

'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最终目的是要推动发展。6月21日至22日,广西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董塔健一行到隆安县看望学校驻村第一书记,与第一书记及村干部为脱贫“会诊”。

举行“两学一做”座谈会 与城厢镇良安村党员干部交流

6月21日上午,董塔健副书记一行来到城厢镇良安村,适逢良安村党员过组织生活,结合“两学一做”,董塔健副书记与隆安县有关部门及城厢镇领导与良安村驻村第一书记邓刚及党员干部一起座谈,并就良安村脱贫致富进行探讨。董塔健副书记指出,良安村确定的林下养殖脱贫计划切合良安村的实际,需要得到在座的党员干部和广大村民的支持,我们要把精准扶贫工作作为“两学一做”的实践阵地,让“两学一做”真正成为党员干部受教育的“党课”,按照自治区和隆安县的要求完成精准扶贫工作任务,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现场指导南圩镇四联村脱贫摘帽

6月21日下午,董塔健副书记一行冒着夏至的酷阳来到南圩镇四联村,实地考察了新建的养猪场,正在修建中的连接旧旺屯与更望湖的生产路以及涨水了的更望湖,与驻村第一书记黄晓东、村干部以及同行的西南大学校友会专家一起探讨四联村脱贫摘帽计划。董塔健副书记指出,2012年开始,广西中医药大学就与四联村结下了 “姻缘”,已基本完成驻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目前四联村在特色种植、规模养殖等方面已近摸索出了一条脱贫摘帽的道路,下一步是要发挥养殖户、种植户的带头作用,做好技术培训工作,帮助每个贫困户找到一条致富门路,每一个农村劳动力掌握一项增收技术。同时,充分发挥四联村与更望湖相邻的优势,做好旅游相关工作,增加村民收入。

与隆安县首任女县长一起为念潭村“把脉”

6月22日上午,董塔健副书记一行来到都结乡念潭村,与到念潭村调研精准帮扶工作的隆安县代县长李建华一起,听取了学校驻村第一书记范小明《贫困村帮扶规划和措施》的汇报,并来到育肥牛、耕牛养殖户家走访,考察了该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现场,为念潭村脱贫摘帽“把脉”。念潭村位于隆安县都结乡西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3.5公里,全村5个自然屯218户共917人,现有贫困户76户279人,全村经济收入主要是外出务工、种养业,饮水困难一直是困扰全村发展的难题。第一书记范小明自2015年驻村后与村干部一起为解决饮水问题而奔波,几经努力终于在离村子不远处找到了水源,打出了水,水样已送相关部门检验。

“会诊” 欧里村饮用水源

欧里村地处石山区,距隆安县都结乡人民政府所在地5公里,主要种植玉米、黄豆等,全村现有贫困户116户438人。与念潭村一样,饮水困难一直是困扰全村发展的难题。在第一书记梁建文及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在离村部不远处探明了地下河床,找到了较为理想的水源地。董塔健副书记一行来到探明水源之处考察了周围环境。董副书记指出,水源地地处欧里村的较低处,在打出水源检验合格后,要注意水源周围的环境保护,处理好生活污水排放问题和乡村清洁,确保饮水安全,为村民提供放心的饮用水。

随行的西南大学校友会种养专家还与第一书记梁建文就竹鼠养殖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走访联伍村贫困户

 

董塔健副书记一行又来到南圩镇联伍村,在驻村第一书记唐明及村干部的陪同下,走访了隆黎屯贫困户赵理典家,参观、了解赵理典家的竹鼠养殖情况。赵理典家有人口6人,劳动力4人,贫困原因是缺资金、技术,村里为他制定了帮扶生产(养竹鼠)的帮扶方式。由于缺少技术,还处在摸索阶段,养殖规模很小。董塔健副书记了解情况后指出,竹鼠养殖关键在于技术。董塔健副书记建议联伍村对养殖有兴趣的贫困户由第一书记组织到附近养殖较为成功的养殖户参观学习,以“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运作模式发展联伍村的养殖业,帮助贫困户脱贫。

新盏村:集体经济路在何方?

 

6月22日下午,董塔健副书记一行来到布泉乡新盏村。董塔健副书记详细听取了驻村第一书记粟俊、村负责人有关精准帮扶工作开展情况汇报,详细了解了贫困户帮扶措施落实情况。目前,新盏村根据村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户一增收产业来帮扶”计划,确定了“种草养牛”项目,得到了贫困户的认可,并落实了贫困户的帮扶人员。由于新盏村公共资源缺乏,村里基本没有集体经济,董副书记一行纷纷为新盏村出谋献策,驻村第一书记粟俊及村干部表示要进行深入调久久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34页研究,尽快找到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