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怀拥抱世界——学校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纪实
【编者按】
12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致贺信,倡导加强传统医药互学互鉴,让传统医药更好造福各国人民。近日,广西中医药大学联合世界手法医学联盟、广西中医药学会主办第十七届国际手法医学暨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疗法学术研讨会,反响热烈。这次会议的举办,是学校综合实力的一次生动展现,也是学校国际影响力增强的一个缩影。学校党委宣传部以这次会议为契机,组织采写了《开怀拥抱世界——学校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纪实》,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学校对外合作交流相关情况,以飨读者。
讲好桂中医故事、传播好桂中医声音、展示好桂中医形象,是学校党委宣传部的使命所在。今后,我们将用更生动的笔触、更隽永的画面、更精彩的镜头,坚定不移传播主流声音,建强主流舆论阵地,当好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和传播者,为推进新时代新征程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贡献力量。
开怀拥抱世界
——学校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纪实
近日,广西中医药大学联合世界手法医学联盟、广西中医药学会主办的第十七届国际手法医学暨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疗法学术研讨会圆满落幕。会上,10多个国家500多位专家学者、业内同仁展开对话,探讨手法医学及传统疗法和现代医学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共同推动手法医学及传统疗法的全球化应用与发展繁荣,深受各方关注与好评。
这场学术盛宴,是学校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鲜明的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优势,以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不断扩大对外交流“朋友圈”,画好最大“同心圆”,以高水平、高层次、高质量的国际化办学新格局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2024年11月30日,在南宁举行的第十七届国际手法医学暨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疗法学术研讨会上,世界手法医学联盟创盟主席、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作主旨演讲
扩大对外教育合作 培养国际化中医药人才
出生于中医世家、在学校国际传统中医班就读的香港学生黄嘉杰,课余时间热衷“打卡”南宁的新潮中医养生文化,这让他对内地有了新认识,也让他对传承中医有了新的启发。“从学习传统中医的针灸、推拿等理疗方法,到熟背中医经方,再到领略壮瑶医药文化魅力,内地求学让我收获满满。”黄嘉杰说,“希望以后能结合自己的优势,依托自家诊所开展更多中医文化推广活动。”
黄嘉杰就读的国际传统中医班,是学校从2008年开始为顺应港澳台地区及东盟国家中医药执业体制政策而开设的班级,每位学生均有一名老中医带教,通过朝夕临诊、口授心传,传承导师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截至2024年已招生14届,吸引了500多名境外学生就读,其中港澳台学生达380多人,为港澳台地区及东盟国家培养了大批中医药专业人才。从2009年至今,我校历年在校港澳台学生人数在广西各高校中均排名第一。
2019年9月17日,“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中青年国际培训班暨民族医特色诊疗技术示范与推广国际培训班”在南宁开班,国医大师黄瑾明教授与留学生们合影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学校不断推进中医药国际教育办学模式创新,积极与境外高校开展合作办学、联合培养高水平人才。2015年学校与美国督优维尔学院开展3+2护理本科中外合作办学,这是我校首个与西方医学高等院校合作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还与马来西亚拉曼大学签署联合培养中医学博士研究生协议,与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开展康复治疗学2+2中外学分互认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先后与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浸会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台湾慈济大学等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并联合培养学生。
目前,学校已培养了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外国及港澳台侨学生,涵盖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中药、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专业,覆盖本、硕、博各学历教育层次,形成了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中心、辐射全球的对外教育格局。
学校也积极利用国家、广西的留学项目资金和自筹项目资金,从2017年以来,累计选派师生300多人次赴美国督优维尔学院、美国尼亚加拉大学、马来西亚拉曼大学、泰国孔敬大学等高校留学深造、进修培训、交换实习、参加夏令营等,拓宽知识面,体验多元文化,促进交流互鉴。同时,泰国碧瑶大学、孔敬大学以及马来西亚拉曼大学等高校每年选派实习生到我校实习,截至2024年9月我校已接收学生近200人。
2024年6月12日至10月13日,学校12名本科生在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交换学习
2023年6月,泰国碧瑶大学派出实习生到我校开展为期十个月的临床实习
拓展交流合作内涵 项目平台建设结硕果
今年5月,校长姚春率队随广西经贸代表团赴港澳访问,在联合实验室共建、科技创新、经典名方新药开发等方面与澳门达成了进一步合作意向。当前,广西中药民族药产业集群协同攻关与优势产品提质增效研究项目正如火如荼的开展。该项目由学校牵头,联合澳门大学等45家单位共同参与,将有效填补广西在经典名方新药、国际标准制定等多个领域的空白。
姚春表示,“2018年至今,广西中医药大学与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共同承担科技项目累计8项。下一步,学校将推进两地中医药产业联动发展及传统医药国际人才的联合培养,开展‘桂十味’全产业链研发,助推广西中医药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5月24日,在“共襄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共享战略腹地建设机遇—2024广西澳门行”签约仪式上,姚春校长代表学校与澳门大学签订共建“广西中医药大学—澳门大学中药研发联合实验室”合作框架协议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走出去,是为与世界交心;请进来,则是为聚各方共识。近年来,学校不断拓展国际合作内涵,创新国际合作方式,牵头、参与的一系列重大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应运而生,一个个国际中医药科研合作平台硕果累累,一场场国际学术大会享誉海内外。
学校先后获批中国—马来西亚中医药中心、中国—越南中医药现代工匠学院、中国—东盟中医药创新技术学院,成立了中泰传统药物研究联合实验室、中加斑马鱼中药筛选联合实验室、中澳传统药物现代研究联合实验室、中国—东盟传统药物研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国际中医药学术交流平台,成为中国—东盟技术转移联盟首批成员,积极服务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和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2023年10月20日-21日,姚春校长率代表团到马来西亚拉曼大学进行访问,并与拉曼大学校长签订合作协议
2023年9月,学校与越南传统医药大学合作申报的“中国—越南中医药现代工匠学院”获自治区教育厅批准,成为首批中国—东盟现代工匠学院特色项目14个建设单位之一,也是唯一的中医药特色学院。

2023年9月15日,广西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莫锦荣与越南传统医药大学组织人事处处长陈德友代表中国—越南中医药现代工匠学院项目中外方接受授牌
学校于2020年挂牌成立“中国—东盟传统药物研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先后联合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开展了肉桂和甘蔗叶生物转化及利用,开发肉桂酸奶产品;联合泰国孔敬大学构建了瑶药活性成分库;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开展了几十种海洋红树植物、农作物废弃物、传统中药提取物抗病毒药效评价和筛选研究;联合东盟七国专家编撰发行《中国—东盟传统药物志》中、英文版。
《中国—东盟传统药物志》中、英文版
为促进中医药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传承,学校还主办了5届“中泰传统医药和天然药物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3届“中泰传统药物联合实验室年会”,2届“中澳传统药物现代研究联合实验室年会”等多个国际会议。日前落幕的第十七届国际手法医学暨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疗法学术研讨会,是中医手法医学连续33年开展国际交流的最新见证。
胸有宏图乾坤大,拥抱世界天地宽。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久久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34页“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部署中提出“推进高水平教育开放”,为广西中医药大学在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中识变局、拓新局提供了重要遵循。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参与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桂中医力量。
单点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