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踔厉奋发桂中医】第一附属医院:守正创新传瑰宝 踔厉笃行向未来

日期:2023-07-05 点击数:
分享到:

81年前,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前身为广西省立中医院)在南宁正式挂牌成立,翻开了桂派中医传奇的第一页。

追梦路上,一代又一代的广中医人筚路蓝缕,矢志不渝,追寻着医者仁心、悬壶济世的梦想。

图片

1942年广西省立医药研究所师生员工合影

图片

1949年广西省立南宁中医职业学校毕业生和教师合影

从抗日烽烟到建国大业,从改革开放到走进新时代,一附院与中华民族休戚与共、与党和人民同心同行。医院从占地面积100平方米,仅有15张病床的小门诊,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大师辈出、人才荟萃、学科强盛、技术雄厚、医教研管硕果累累。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一附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以人才成长为核心,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主动适应医改要求为主线,以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为指挥棒,以先进文化为引领,充分发挥中医药三大作用,强化中西医协同多学科合作,统筹推进十大体系建设,奋力开创医院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局面。

医者仁心,薪火相传 

大师汇聚,名中医方阵引领传承

图片

1985年老中医们的合影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回望80年前,老一辈广中医人艰难起步、筚路蓝缕;8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广中医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筑梦而行。

图片

黄瑾明教授(右)获评第四届国医大师,黄鼎坚教授(左)获评第二届全国名中医

从首任院长韦来庠、主张“药不在贵,去病则名”的刘六桥、少林武术技击家正骨跌打医师梁锡恩,首届国医大师班秀文、第三届国医大师韦贵康、第四届国医大师黄瑾明、首届全国名中医陈慧侬、第二届全国名中医黄鼎坚……80年来,广中医大师辈出,人才荟萃,共培养国医大师3人,全国名中医3人,中国医师奖2名,人民名医•卓越建树奖1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30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青年岐黄学者2人,“桂派中医大师”17人,广西名老中医17人,广西名中医43人,广西岐黄学者2人,广西青年岐黄学者4人,形成了强盛的名中医方阵,以“龙头”之势引领着广西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坚持以“员工进步”为核心,以“名家学科团队联建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学术团队和技术团队双轮驱动医院发展,开展青年名中医、青年拔尖人才、中医“青苗人才”培养项目,2012年到2022年,医院在职员工从2328人增长到3568人,高级职称从263人增长到698人,硕士、博士分别从2012年的250人、48人增长到767人、89人。人才蓄水池持续盘活扩大,获批国家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单位。

图片

开展中医师承教育青苗培养项目

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坚持以“员工进步”为核心,以“名家学科团队联建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学术团队和技术团队双轮驱动医院发展,开展青年名中医、青年拔尖人才、中医“青苗人才”培养项目,2012年到2022年,医院在职员工从2328人增长到3568人,高级职称从263人增长到640人,硕士、博士分别从2012年的251人、48人增长到865人、87人。人才蓄水池持续盘活扩大,获批国家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单位。

图片

西医内科学古联教授团队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作为国内最早培养中医本科层次的公立中医药医教研机构,广中医以一流的思想价值取向锻造一流的教学师资队伍,构建一流的课程体系,建设一流的学科专业,形成医、教、研协调发展格局;以医院为主要依托,获得“中医学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单位,开设硕士学位点28个,开展本科教育专业6个。

学术引领,文化强院

秉承院训,文化引领走发展新路

一附院秉持“仁爱、敬业、精进、务实”的精神,一代代广中医人在书写着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壮丽篇章的同时,更沉淀了“悲悯为怀,精益求精”的广中医品格,以专业赋能、以文化聚心,引领全院职工用坚实的行动诠释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精神内涵。

图片

连续两年举办中西医协同创新发展(南宁)大会

坚持“学术引领”,以专业赋能勇立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潮头,打造行业内特色更加鲜明、技术更加突出、优势更加明显的品牌学术体系和优势学科群。目前,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2个,国家中管局中医学术流派2个,韦贵康国医大师临床经验传承基地1个,国医大师班秀文疑难杂症工作室1个,全国名中医工作室3个,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13个……打造的“中西医协同创新发展(南宁)大会”学术周成为医院学术名片,进一步增强了职工文化自信与自觉。

坚持“文化强院”,持续秉承“悲悯为怀,精益求精”院训、“仁爱、敬业、精进、务实”医院精神,以“传承创活力,律动中专研”为发展理念,倡导“向真、向善、向美、向内、向上”的“五向”人文精神,以“传承创活力,律动中专研”为发展理念,积极构建特色鲜明的医院新文化,营造良好人文环境,激发职工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凝聚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力量。

图片

医院四肢骨伤科(原骨三科)获评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青年文明号集体

图片

医院急诊科、感染性疾病科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集体

近年来,全院涌现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先进工作者等模范人物和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青年文明号等先进集体;医院(学院)成为广西高校党员教育示范点和自治区首批“三全育人”示范院系。医院医心守护志愿服务队年平均服务人数约3万人,年志愿者参与人数2千余人,2022年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图片

以“律动创新,止于至善”为主题的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

图片

以“写诗意人生,绘人间温暖”为主题的护士节庆祝大会

始终以传播中医药文化为己任,充分发挥国家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优势,打造一批优质文化传播平台和产品,组成中医药文化宣传矩阵。持续推进中医药文化技术的社会传播,积极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中医药文化进社区”等系列公益健康活动,普及宣传《中医药法》,亮相第九届全国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联盟交流大会,中医药文化覆盖面以及中医药文化传承推广影响力和感召力得到进一步扩大。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勇担使命,中医药抗疫交出满意答卷

2020年春,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作为广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救治专家组组长单位,医院党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有关部署安排,坚持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疫抗疫优势作用、中医药专家技术团队优势作用以及在全区中医药抗疫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为广西及国内外疫情防控做出了重大贡献。

图片

医院第一批驰援湖北抗疫医疗队出征

图片

驰援湖北的抗疫人员正为重症患者输液治疗

图片

医院派出队员参加广西援沪医疗队,支援上海

第一时间顺利转诊南宁市首例新冠患者;率先通过微信平台在治未病领域推送抗疫方案;在长江日报在线问诊平台服务武汉居民,医院服务人数排名位列全国首位,以“三个第一”的迅速精准响应,为群众健康筑牢防线;主持制定多版广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与马来西亚中医专家组共创防疫方“六叶饮”,指导意大利、柬埔寨居民使用中医药防控疫情……面对疫情,医院党员干部纷纷请缨增援前线,先后选派1650余人次医务工作者援鄂援港援非援沪援疆,奔赴广西各地支援抗疫,充分展现了广中医人的担当,医院援沪医疗队荣获“广西援沪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图片

王庆高医师荣获科摩罗总统亲笔签发的荣誉证书

图片

陈平医师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图片

援沪医疗队荣获“广西援沪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坚持将中医药应用于疫情防治全过程,广中医在中医药抗疫这场考验中交出满意答卷:领衔开展我区新冠肺炎疫情中医药救治工作,组织高水平专家团队为患者会诊拟方,为患者实施“一人一方”中医诊疗方案,并运用中医4P健康管理模式进行健康管理;研发益气清瘟饮合剂、益气清瘟口罩、泻白清温饮、宣痹清瘟饮等运用于新冠肺炎防治,获得3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冠肺炎中医药应急专项”项目资助和2项广西应急科技攻关专项立项,5个防疫中药方获得广西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民族药制剂备案;创新“泻白清瘟饮”口服与洗鼻疗法联合运用干预治疗新冠肺炎……中西医协同治疗新冠肺炎有效改善有效率、临床症状、退热时间、复阳率、转阴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医院荣获“中国医院科学抗疫先进保障团队”。

守正创新,树立典范

发挥“三大作用”,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

坚持求初心之是、守中医之正、创医学之新,广中医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中的作用优势。

图片

医院召开中西医协同攻克重症疑难病推进会

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疗重大疾病中的协同作用,打造中西医多学科协作传承创新高地。医院将中西医协同攻克重症疑难疾病作为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的突破口,推进中医药第一时间介入重症患者救治,在“以病人为中心,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方面荣获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医院,为行业提供示范。获批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及基地依托医院。

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打造中医治未病与健康管理传承创新高地。医院形成“四象脾土和五脏治未病模式”,研究成果获得2021年度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价其“脾胃治未病这一理论构建及其模式应用非常有价值,要进一步好好的研究,并在行业内大力推广。

图片

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项目储备库

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打造中医康复传承创新高地。医院积极推进“加速康复外科(ERAS)”建设,在康复核心技术等方面形成区域特色优势,与紧密型医联体单位形成共性技术平台,获批广西中医特色康复服务示范中心,积极建设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康复中心,为康复医院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图片

开展中西医协同多学科协作病例久久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34页房讨论会

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医协同发展,构建具有中西医优势的优质高效医防服务体系。医院持续推进发展主诊医师负责制,大力发展中西医协同多学科诊疗(MDT)模式,持续推进专科中心化建设,持续完善高精尖的现代医学平台建设。始终聚焦中医药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建设全区首屈一指的院内制剂研发中心,目前共有95个批准文号(或备案号)医院制剂,常用协定处方300余首,近3年开展新制剂研发项目70项,院内制剂临床应用达到1.5亿元。获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

图片

荣获“中国十大中医药民族品牌医院”称号

在2020年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中,广中医位列全国中医综合医院第12位,考核等级连续三年为A+,进入国家队“第一方阵”;2021年艾力彼全国中医医院100强榜单位列第21位,广中医稳居广西首位。荣获“中国十大中医药民族品牌医院”荣誉称号。

创新驱动,活力绽放

强化区域协同,高质量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创新发展,驱动着新时代的广中医人不断探索发展新思路、点燃新引擎,助力中医药焕发新的璀璨光芒。

图片

医院荣获第二届广西创新争先奖集体奖

图片

2022年医院3项科研成果荣获广西科学技术奖

近年来,医院科研工作硕果累累,活力绽放。获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设单位、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广西中医肝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西中医脾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西中医脑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各类高水平科研平台,实现科研立项数量新高、科技成果历史性突破。2021年,以我院为第一完成单位首次获得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医院;实现广西自然科学奖零的突破。医院荣获“广西第二届创新争优奖”。

图片

中西医协同攻克重症技术协作团队开展技术协作活动

图片

医院召开广西中医药发展联合体名医名家工作室团队师承培养工作推进会

持续强化区域协同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牵头成立广西中医药发展联合体,与4家医院结成紧密型医联体,与区内外298家医疗机构中的965个专科结成医联体,与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成专科社区联盟,大力开展“名中医八桂行”“中西医协同攻克重症疑难疾病技术协作”等活动,以医院名医名家工作室团队为依托,开展广西中医药发展联合体名医名家工作室团队师承培养项目,带动区域内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有效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升。

图片

《共建中国—东盟治未病与健康管理合作创新平台合作协议》签署现场

“引进来,走出去”,医院代表团到国内外访问交流近百次,推介中医科技成果,洽谈合作事宜;相继接待国内外考察团数千人次,医疗技术辐射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积极开展健康战略合作,与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医院成立“广西-马来西亚中医药中心”“四象脾土和五脏治未病模式培训与推广中心”等,开展了中医治未病合作创新和模式推广,推动中医药高质量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新时代的广中医,正朝着建设具有广西特色、辐射中国-东盟的国家级高水平现代化中医医院的目标迈进。

强基固本,党建引领

打造品牌,党建质量显著提升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份份优异的成绩单,展现了医院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更是医院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党委掌舵、党旗领航,加快促进医院发展质量变革、动力变革、效率变革的有力见证。

图片

重温入党誓词

图片

医院党委召开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

2019年,医院立足于国家和自治区对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明确的要求,先后制定《“党建引领、医路前行”党建质量提升工作计划(2019-2021)》《“党建引领、医路前行”党建质量提升工作计划(2022-2024)》,迈出上了以一流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医院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严密组织体系,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丰富和发展党建品牌建设载体。聚焦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把党建工作与“卡脖子”的发展难题相结合,与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项目相结合,打造一批“党员服务岗”“党员先锋岗”“党员惠民工程”,使党建工作成为促推医院发展的动力工程和便民惠民的民生实事。

图片

广西中医药大学乡村振兴·健康帮扶基地揭牌仪式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轮值村医”活动启动仪式

图片

专家深入联伍村村屯为当地村民送医上门

其中,在广西首创开展的“轮值村医”健康扶贫专项活动,不仅让村民享受到了“家门口”优质的医疗服务,更以医院两个定点帮扶村为圆心向外辐射优质医疗资源,以健康帮扶持续赋能乡村振兴。自2020年9月开展至今,已连续派出107批次400余名专家驻村义诊,医院”轮值村医“党员专家库也由成立最初的70余人扩展到500余人。

图片

开展“清廉道德大讲堂”活动

图片

医院门急诊党总支第二党支部获评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

多年来,医院党委和院内各支部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方面做了大量探索,成功塑造了关爱留守儿童“六个一”活动,“榜样引领时代 使命呼唤担当”青年对话、“党建+科研”主题党日活动,“党建引领药学技能大赛”等党建精品项目,培育10个精品党课项目和28个党建课题和12个院级优秀党支部品牌。

目前,医院共有10个党总支,89个党支部,党员1676名,党员职工占比达38.2%。院内多个基层党组织和科室获评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青年文明号、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自治区教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和首批新时代广西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47个支部被评为自治区教工委星级党支部,多名党员获得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自治区教工委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广西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

从顶层设计到基层探索,从典型引路到整体推进,从统一思想到实践检验,广中医一步一个脚印,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加强,在完善体制中持续深化,为完成中心任务、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提供了有力保证。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明确了领航标,也赋予广中医更高远的发展坐标和更清晰的历史使命。

创新驱动、追求卓越,一附院将紧跟伟大复兴领航人踔厉奋进,勇毅向前,为奋力开创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广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