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喜讯】我校邓家刚教授入选“2023年广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来源:科技处 作者:科技处 日期:2023-05-31 点击数:
分享到: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在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科协、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工信厅、广西科学院、广西农科院六大部门联合主办2023年广西“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在南宁举行,我校邓家刚教授荣登“最美”榜单。

邓家刚特写

邓家刚教授荣获“广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邓家刚与颁奖领导合影

颁奖

获奖科技工作者合影

颁奖仪式

“中医药沃土上的耕耘者”,这是《科界榜样》致以邓教授为学为事为人的崇高敬意。作为中医药工作者,邓教授深耕医药40载,始终扎根一线,做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带领团队不断开拓创新,成绩显著,作为第三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一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一等奖、技术发明一等奖各1项,广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守正创新,引领技术进步与学科发展

事业发展,要靠创新。邓家刚教授带领团队创建了我区第一个中药药效研究省级重点实验室,构建中药药性理论、中药复方及广西道地药材的研究体系和技术平台;创建我国第一个农作物废弃物药用研究技术平台和研究体系,首次对芒果叶等一批广西大宗农作物废弃物进行了系统的药用价值研究;创建我国第一个《海洋中药学》学科,迄今已在广西五所高校开设该课程,近2000多人选修该课程。

赓续使命,助力乡村振兴和健康广西建设

邓教授始终践行“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努力“把成果留在百姓家”,竭力为我区乡村振兴和健康广西建设服务。受地方政府委托,主持编制《玉林中医药百亿元产业发展规划》(2009)、《“中国南方药都”产业发展规划》(2011)、《金秀瑶族自治县瑶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等产业发展规划,成功打造玉林市“中国南方药都”、金秀县“中国瑶医药之乡”金字品牌,极大提升两个市县中药/瑶药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获国家发明专利21件,是21世纪以来我区唯一同时拥有国家新药、国家保健食品及医院制剂批文和专利的专家,这些安全有效的健康产品均实现了成果转让和产业化,为民众的健康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勇于担当,抗击新冠疫情无私奉献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邓教授承担广西首批战“疫”国际科技合作应急专项,带领科研团队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从瑶药中筛选发现了7个抗新冠病毒活性成分,研制防疫茶饮产品2个,医疗机构制剂1个,还担任广西国际壮医医院新冠肺炎中医药救治组总指挥,期间经常废寝忘食,不辞辛劳地指导赴凭祥市、东兴一线的医疗团队开展救治工作,先后会诊新冠患者近400人次;同时贡献了“清瘟化湿护窍液”“国壮理湿含漱液”等五个精心研制的处方,指导医院制剂中心和企业生产应急用药,其所倡导的内服加含漱的防治方法,效果确切,深受群众的欢迎。

辛勤求索,致力拓展中医药海上丝路

 自2006年以来,一直带领团队与东盟国家开展传统药物合作研究,建立了我国首个多边合作形式的“中国-东盟传统药物研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并荣登《“科创中国”2021全球百佳技术转移案例——最佳中外产业创新技术合作榜单》,为中医药走向国际和促进一带一路合作提供了有益的范式。历时10年,领衔组织中国和东盟7个国家的150多位科研工作者,编撰出版学术专著《中国-东盟传统药物志》(中、英版)。2021年该书获得国家政府出版奖提名奖,并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出版百种科技新书。

潜心育才,筑牢新时代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根基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邓教授从医从教40载,始终不忘初心,在教学和科研岗位上,兢兢业业,教书育人,长期坚持为本科生、研究生授课,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强烈社会责任心和创新思想的硕士、博士、博士后及传承弟子,他们当中,有的已成为高校的教学名师、学生最喜爱的老师,有的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带头、青年岐黄学者,教学和临床骨干,有的成为创新团队的领军人才,等等。在科研团队建设方面,邓教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精心指导、扶持年轻科研人员的成长,从而形成一个方向明确,目标清晰,富于创新,凝心聚力为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奋斗的科研团队。

邓教授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道:“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几千年来一直在护佑人民的健康,我们要积极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推动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让中医药科普知识走进百姓家,让未病先防,有病早治的健康理念深入百姓心。这次入选最美科技工作者,是人民对我们团队工作的肯定,我将赓续使命,不负人民,带领团队全心投入中医药研究,答好中医药发展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