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喜讯】 我校《“轮值村医”健康帮扶 助力乡村振兴》案例入选人民网2022乡村振兴创新案例

来源:一附院 作者:一附院 日期:2023-01-03 点击数:
分享到: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久久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34页做好二〇二二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鼓励乡村振兴创新举措与实践,发掘可复制推广的典型经验与成果,汇聚更多社会力量,形成共同参与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助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人民网财经研究院(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于2022年3月正式启动“2022乡村振兴创新案例征集展示活动”。经过初核、展示、专家评议等环节,近日,人民网举办了“2022年乡村振兴大会”,发布了“2022乡村振兴创新案例”结果,共有80个案例入选2022乡村振兴创新案例。我校第一附属医院的《“轮值村医”健康帮扶 助力乡村振兴》案例,实现了让优质诊疗服务资源下沉,助力基层乡镇卫生所练好强硬的“基本功”的期望,也极大的改善了当地群众的健康状况,影响力和辐射面持续扩大,成为广西上榜的2个案例之一。

“轮值村医”健康帮扶 助力乡村振兴

广西中医药大学始终把乡村振兴工作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狠抓落实。学校充分发挥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名医名师多、医疗水平高等方面的优势,2020年9月在隆安县的定点帮扶村成立健康扶贫基地,开展“轮值村医”活动,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到中医药“简、便、廉”的独特优势,聆听到中医药防病治病的宣传介绍,享受到省级中医院的优质服务,凝聚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筑牢乡村振兴的基础。

作为“轮值村医”活动的直接开展单位,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充分发挥广西全区最大的综合性三甲中医医院的优势,优化健康服务,严防“因病返贫”风险,更好的以“健康乡村”助力“健康中国”,医院党委坚持在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发挥自身中医药特色优势,在院内党员“一帮一联”送医入户、送药上门的基础上,根据定点帮扶村隆安县南圩镇联伍村村卫生室的建设实际,拨付专项经费帮扶村卫生室建设,以联伍村卫生室为医院健康帮扶基地,在广西区内首创开展“轮值村医”健康帮扶专项活动。2022年7月,援助定点帮扶村四联村改建当地村卫生室,挂牌成立医院“党建引领、医路前行”乡村振兴•健康帮扶基地,将“轮值村医”健康帮扶的活动拓宽到四联村。通过每周安排医疗专家团队驻点村卫生室开展健康帮扶工作,为村民看病诊疗的同时,以专题授课、实践带教等方式,帮助当地村医提升诊疗技术水平,使优质医疗资源可以直接下沉到基层一线,为当地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改善了当地村民的健康状况,同时最大限度的提升了当地村民的健康素养,让当地群众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幸福。

自2020年9月开展至今,已轮值89批次近400名专家,培训村医和当地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人员150余人次,授课80余场次,现场义诊和入户会诊患者超过7000人次。中医惠民辐射面积覆盖整个隆安县及周边乡镇,积极为当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了力量。

深度调研 因地制宜

从2019年起,一附院党委加大了对联伍村、四联村两个定点帮扶村的调研力度,尤其将调研的重点放在了改善当地医疗卫生条件、优化健康服务上。根据第一书记们的精准调研,了解到当地的村民患肝病、胃病、高血压、肺病等疾病较多,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加上经济拮据,很多村民的病没有得到及时诊治,从小病拖成大病、甚至是重病;两个村虽然都建设有村医室,但村医室的硬件比较简陋;同时,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的能力远不能满足当地百姓的健康需求。医院明确了必须从源头入手,多渠道改善当地的医疗卫生环境,把属于大城市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原原本本、持续不断的复制和输送到大石山区里,让医疗资源更加公平、更加可及。

村医轮值 守护健康

要改善当地的医疗卫生环境,硬件和软件要同步“升级换代”。

在提升硬件上,从2019年的调研,到2020年真正完成联伍村卫生室的扩建,医院通过专项拨款和整合社会爱心企业帮扶经费,大约投入了15万元,同时医院还捐赠了价值12万余元的针灸针、拔罐、耳穴压豆等多种中医技术设备及中药饮片、免煎颗粒、院内制剂等中药药材,让村卫生室可承担常见病、慢性病的诊治,提供便捷实惠的中医处方,村卫生室硬件有了质的飞跃。扩建后的联伍村村卫生所更名为联伍村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并挂牌成为久久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34页健康帮扶基地。

在升级“软件”上,医院于2020年9月启动了“轮值村医”健康帮扶专项活动,在广西区内首创了健康帮扶新模式,具有很强的持续性和针对性,输血造血同步帮扶。2022年7月,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轮值村医”健康帮扶专项活动的成果,医院拨付5万元帮扶资金,捐赠价值1.6万元药品耗材,援助定点帮扶村四联村改建当地村卫生室,挂牌成立医院“党建引领、医路前行”乡村振兴•健康帮扶基地,将“轮值村医”健康帮扶的活动拓宽到四联村。

在轮值的工作方式上,每周安排4名不同学科的专家驻村。专家驻村当天开展以下三项健康帮扶工作:

第一是提供便民义诊。侧重安排当地村民需求较大的学科,比如儿科、妇产科、心血管疾病、老年常见病、慢病等,同时也考虑季节和当地疫情防控的需求,安排护理人员和感控专家开展健康知识和疫情防控知识的宣教。

第二是培训带教当地村医。为村民看病诊疗的同时,通过专题授课、实践带教等方式,帮助当地村医提升诊疗技术水平,尤其是立足于中医医院的优势,给当地村医传授了如何运用针灸疗法、推拿手法、小儿推拿手法、康复治疗手法等中医特色适宜技术,带动提升当地医疗水平。同时,医院“轮值村医”的“带教”范围也辐射到了周边乡镇村屯。

第三是入户会诊。针对村里常年卧病的村民入户提供多学科的会诊,护理专家向村民家属或陪护人员普及居家护理的知识。

2021年8月,医院党委还结合两个定点帮扶村的工作实际,为村“两委”16名工作人员提供了公益健康体检,并为健康体检中发现问题(左肾早期肾癌)的四联村村支书、主任韦建才开通住院治疗“绿色通道”,帮助其恢复健康。

两年多来,“轮值村医”健康帮扶专项活动,实现了让优质诊疗服务资源下沉,助力基层乡镇卫生所练好强硬的“基本功”的期望,也极大的改善了当地群众的健康状况,每周都能在家门口免费看上三甲中医医院的专家,这对村民来说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每逢周四,都会有村民早早前来等候,附近村屯有需求的村民也常来看病,“轮值村医”活动的影响力和辐射面仍在持续扩大。同时,通过持续不断的宣教,当地村民的健康素养有了显著的提升,健康生活的知识得到进一步普及。

“轮值村医”这一帮扶模式也得到了社会媒体的持续关注和广泛认可,学习强国、中国中医药报、广西日报等多家媒体对活动进行了报道,自治区统战部等单位和部门曾到联伍村调研村卫生室建设和帮扶模式,医院获得自治区党委组织部2018-2020年度全区驻村先进后盾单位的荣誉称号,是获表彰的100个先进后盾单位中唯一的中医医疗单位,第一书记兰庆同获评为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广西中医药大学将继续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持续发挥医学院校特色,充分发挥三所直属附院的优势开展健康帮扶,深化“轮值村医”载体内涵,扩大“轮值村医”帮扶活动覆盖的深度和广度,填补乡村健康帮扶“空白点”,提升乡村群众生活品质,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