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教师节系列报道(五)】润物无声最动人——记史伟教授

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张国琳 日期:2018-09-18 点击数:
分享到:

“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要修身悟德勤业。”

——史伟

人物名片

史伟,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二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广西名中医。1983年广西中医学院本科毕业,现任中国中医药肾病防治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西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西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是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学科的带头人。

曾获“中国优秀医师奖”“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全国杰出女中医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医德标兵”“广西名中医”“广西德技双馨好医生”“感动邕城十大好医生”“优秀指导老师”“广西先进工作者”“广西中医药大学校级成果奖”“广西中医药大学十佳教研室主任”“广西中医药大学校园先锋”“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十佳教师”,并多次被评为研究生论文优秀指导老师。

“您好,请问是史老师吗?”几天前的一个深夜,刚刚忙碌完一天工作的史伟带着疑惑接通了一个陌生的电话号码。

“史老师您好,我是您以前的一个学生,感谢您之前在我实习前后对我的帮助和指导,特别是那次实习后还电话指导我使我成功对哮喘持续状态病人实施救治,这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一番沟通下来史伟了解了原委,原来这是她多年前曾带教的一个学生,多年来潜心学习医术,经过不断努力,目前已是玉林一家医院的负责人,这次打电话来是特意向她致谢的。看到自己曾经的学生成长成才,史伟觉得这是她收到的最好的教师节礼物。

 

病人眼中的“女神”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应一视同仁,皆如至亲。”这是史伟从医之始就谨记的悬壶济世之训。从踏入医学殿堂的那一刻起,她就立志做一个好医师,把治病救人、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作为座右铭。她深知要做一个好医师,必须有一颗“仁心”,从医36年来,她用自己的真心和行动,将医者仁心的理念化作对病人温暖的关怀。

在一附院肾病科的办公室里,挂满了病人赠与的锦旗,字里行间是病人和家属发自内心的感激与尊重。一位素昧平生的农民,其独生子患上了慢性肾炎,多方求治未果,带着一线希望和一身的贫穷找到了史伟,她根据患者的病情及经济情况,为他仔细地进行检久久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34页,明确诊断后做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经过几个月的精心治疗,花钱不多,病情完全缓解,追访至今未复发。这位农民十多年来每到收获的季节就会背着几个西瓜、十多斤新米送到史伟家,以朴实的感情来表示感谢之心,但史伟每次都婉言拒绝了。数年后该患者考上大学,所有志愿都填报医学类,他立志也要当一个像史伟一样的医生,去治病救人。

“史老师是我们心目中的女神,也是病人心目中的女神”,她的学生梁春琴说。熟知史伟的人都知道,她对病人非常耐心热忱,无论病人提出什么要求,她从不生气从不黑脸。她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无论白天黑夜,只要病人需要,随喊随到,不计较个人得失。出门诊时,为了能减少上洗手间不耽误病人时间,她出诊过程中尽量不喝水,从到诊室坐下到下班一直工作不间断。她出门诊,病人围到门诊,她在病房,病人围到病房,但无论有多少病人,她总是细致地为患者一一诊治,耐心地解答患者的各种疑难问题,直至患者满意的离开。每当给病人看病时,她从不急,慢慢倾听患者的讲述,甚至与病人拉家长里短,充分了解病情的来龙去脉,这样不仅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缓解患者心理压力,而且充分了解了病因,为准确诊断提供条件。从医二十四年,无论患者是老、幼、贫、富,史伟一律平等对待,把病人当亲人,一切从病情需要出发,从不以医谋私,深受病人爱戴,多年来病人满意率均在99%以上。

同时作为科室主任,她还要求科室的医务人员和她的学生在治病救人的同时,更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有医生的大爱精神,对患者的一个微笑,一句温暖的话语,足以消除病人的恐惧。“病人第一、医德第一。出诊时至少提前10分钟到,对待病人一定要耐心、细心……”她的学生梁春琴一直记得她的谆谆教诲。

 

学生眼中的“好妈妈”

“我一个人的技术再好也救治不了全部的病人,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才是患者的福音”,史伟总是说。为了更好地促进肾病诊疗技术的传承和提高,她主动承担了中医本科生《中医内科学》以及中医学研究生“中西医结合防治肾病相关进展”等专业课程。她教学水平高,善于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本身专业的特点,运用中西医理论,结合各类典型病例,穿插介绍本专业国内外的发展动态来教授学生,既有生动案例,又有前沿眼光,非常精彩,深受学生们的喜欢。学生们评价:“上史老师的课,从来不会打瞌睡!”

史伟认为,“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要修身悟德勤业。”在三十多年的从教生涯中,认真教学,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把中医临床实践融入到教学当中。史伟关注学生的成长,不管多忙多累,她都抽出时间指导他们的学业,用良好的医德医风言传身教,影响着学生们。她的研究生蓝芳至今记得,在她刚收到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的时候,邮箱里就收到了导师史老师发来的一封邮件——“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师”,教导她作为医生必须具备的医德医风;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史老师比他们自己还着急论文研究情况,经常熬夜加班为他们批注修改。“史老师在我们心中就像妈妈一样的温暖。” 蓝芳表示。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史伟的言传身教默默地影响着她的学生们,她指导的学生多次获得青年教师技能大赛和在校学生泛珠技能竞赛大奖;她本人也曾多次获得校“十佳教研室主任”“校园先锋”和“十佳教师”称号,是深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

 

同事眼中的“女强人”

在学生郑水燕的眼中,史伟是非常厉害的女强人。她永远在忙碌着——作为肾病科的主任,史伟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找她看病的人络绎不绝,她出门诊,病人围到门诊,她在病房,病人围到病房,但无论有多少病人,她总是细致的为患者一一诊治,耐心地解答患者的各种疑难,直至患者满意的离开;她有科学的工作方法,能在繁忙的医疗工作中仍然坚持科学研究工作,无论平时工作多忙多累,她也会挤时间大量阅读国内外相关医学文献,刻苦钻研中医经典,始终坚持临床实践,不断提高自己专业技术水平,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及广西自然基金等科研项目12项,发表论文60余篇,主编专著2部,参编国家十二五、十三五《中医内科学》规划教材7部。

她医术精湛——作为肾脏病专家,她对中医治疗肾病有独到的见解,提出了中医一体化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早、中期的治疗方案,有效地延缓肾功能衰竭的进程,为大量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早、中期患者带来无限生机;她注重整理、挖掘中医理论,并发扬光大,在广西率先开展极具中医特色的中药直肠灌注透析、中药皮肤透析、中药热导入治疗慢性肾病等新项目, 发挥中医优势来解决肾病学科的疑难危重病症,使医院的肾内科诊治水平迅速提高,常代表医院到院外会诊,得到社会、医院、患者等多方面的高度赞扬。

她重视年轻医师的培养,带领学科成员勇攀科学高峰——她所领导的中医内科教研室,是自治区级重点学科、自治区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目前有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专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强化建设专科,2007年“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创新团队”获第二批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2008年中医内科学教学团队被评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2010年《中医内科》网络课程荣获第七届广西高等教育教学软件大赛评比一等奖。在史伟的带领下,中医内科在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科室的学术氛围浓厚,一大批青年骨干医师迅速成长,团队实力不断增强,科室成员们都喜欢她、爱戴她、敬重她。

广西先进工作者颁奖会上合影

 

职为人师,人之所敬。虚心向学,安身立命。如今,史伟仍然继续忙碌着,坚持着。无论是作为医生还是教师,她坚守自己的信仰,一笔一划,一字一句,不为惊天动地,只因对自己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