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一附院荣获第二届“瑞医杯”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医师急救技能竞赛团体二等奖等多项殊荣
2017年9月21日-24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广东省中医院承办的第二届“瑞医杯”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医师急救技能竞赛在美丽的“羊城”广州市隆重举行,我校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团队代表广西赛区出赛,经过激烈拼搏,荣获大赛团体二等奖、心肺复苏单项一等奖、急救理论知识单项二等奖、急诊专科中医特色技术三等奖,同时也荣获大赛组委会颁发的急救技能竞赛最佳组织奖和急诊专科中医特色技术展示大赛最佳组织奖。
本次竞赛,来自全国各地从事急危重症专业的医疗界同仁们围绕“成长·交融·规范·精益”这一主题展开了共同讨论和比赛交流。“岐黄薪传,赢在急诊”,为了学习和应用国际心肺脑复苏新进展、新理念,深入全面开展急救知识、急救技能的普及和推广工作,促进全国中医院从事急危重症专业医务人员急救水平的提高,探索急诊急救人员操作准入的标准与模式,探讨中医药、针灸理疗等应用于急诊急救的切入点,探索构建具有中医特色的急诊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进一步做好赛前筹备,全国各省市挑选各医院急救精英组队全力以赴参赛。一附院高度重视本次比赛,李敏智书记、谢胜院长定期在党政联席会议上部署、强调、落实赛前工作,吴西西、卢健棋副院长也按照医院统一工作安排,组织遴选全院优秀青年医师参赛,经过层层选拔,最终选派黄德庆、张元侃和胡勇三位急诊科医师组队组建广西壮族自治区代表队,并邀请中医内科专家韩景波教授、针灸科何列涛主任、心电诊断科杨健威主任和放射科杜国相医师、急诊科邓海霞副主任、胡嗣钦副主任等对队员们进行中医理论知识、急救针灸操作、心电图判读、影像学判读、心肺复苏操作、外科止血包扎等针对性地辅导。
经过全国各省、市、地区的前期准备和初选,本次大赛共选定了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27支参赛队伍,81名青年医师参赛;由来自全国的25名中医急救专家担任裁判。在三天的比赛中,急救技术过硬的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充分展现了中、西医并举的急救技能和年轻人的蓬勃朝气,他们相互学习、凝聚共识。经过初赛、复赛和决赛紧张激烈的角逐,共决出急救专业理论、心肺复苏术、止血包扎术、中医急救技术四个单项的一、二、三等奖共32人次。成绩优异的10支代表队突出重围,进入了团体复赛,经过中西医知识问答和病例诊断治疗环节的竞争,共有4支队伍进入了最终的决赛。决赛环节精彩纷呈,赛会举办方为决赛参赛选手设置了重重“难关”。标准病人情景处置环节,通过标准病人的接诊、医患沟通、中西诊治思路,演练医护人员真实病例的现场处置能力;而高级摸拟人抢救环节,更是考验急救团队面对复杂病情的快速决策和急救配合能力。面对如此逼真的抢救场景,现场观众热情高涨,不由自主地带入到病例情景中。一附院3名选手冷静沉着,同心协力应对场上变化,表现优异,得到了评委和专家的高度肯定和赞许,获得该环节总成绩第三名的好成绩。本次大赛还得到了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及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截止到9月24日凌晨,共有190931人参与了网络投票,浏览人次高达138.9万次。通过投票,广西代表队获得最佳组织奖。
比赛同期还举办了首届急诊专科中医特色技术展示大赛,比赛得到了同仁们的积极响应及参与,初赛便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中医院急诊科上传的30多个技术操作视频。这些操作视频通过随机分组法分发给评委打分,选拔出12项特色技术进入了决赛,最终决出一、二、三等奖共6名。一附院选派的梁佳、曾丽先两位护士以出色的表现进入决赛并分获两个单项的急诊专科中医特色技术三等奖,是唯一一个在决赛中获得2个奖项的单位,被大赛组委会评为最佳组织奖单位。
在最后的颁奖仪式上,一附院选手黄德庆代表全体获奖选手发表感言,受到了一致好评。
此次竞赛,一附院选手不仅为医院和学校争得了荣誉,也是为一附院正在召开的党代会进行了献礼。通过此次竞赛,达到了“以赛促学”的目的,既学习交流了急救知识、急救技能,又了解了国际心肺复苏技术的新进展和新理念,对于提高医院急诊综合实力、总结、挖掘和提炼中医急诊特色优势诊疗方案,培养优秀急诊青年人才,建设更加合理的人才梯队有着更加积极的意义,必将推动学校与附院急诊工作迈上更高台阶。
开幕式现场
双人心肺复苏
外科止血包扎
决赛问诊环节
急诊专科中医特色技术展示
急诊专科中医特色技术展示
颁奖仪式
黄德庆医师发表获奖感言
合影
单点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