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院“校园觅知音,琴学永流长”古琴讲座圆满落幕
2016年3月17日,广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在仙葫校区教学楼1-101开展了“校园觅知音,琴学永流长”为主题的古琴讲座。本讲座旨在传播中国古琴文化,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古琴,感知古人留下的伟大音乐,传承优秀的中国古琴艺术。
本次讲座有幸邀请到南宁静心琴院助教、广西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兰风古琴社第一届培训部副部长丘述兴同学担任主讲人。本次讲座内容主要包括古琴的起源、先秦时期琴之发展、古琴的结构、古琴与中医和品琴的方法五个方面,采用介绍古琴基本知识与琴曲欣赏交叉进行的形式,增加讲座的深刻性和趣味性。讲座伊始,丘述兴同学现场为同学们弹奏了一曲《渔舟唱晚》,曲声回旋环绕,舒缓典雅。丘述兴同学介绍说,古琴又称“琴”、“七弦琴”,别称“绿绮”、“司桐”,它主要体现为一种平置弹弦乐器的独奏艺术形式,另外也包括唱、弹兼顾的琴歌与琴、箫合奏。古琴面圆而低平,琴长三尺六寸五分,从古琴的制型中,可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审美意境和艺术趣味,同时寓意了古人龙凤呈祥的美好愿望。在说到“古琴与中医”时,丘述兴同学重点从中医的温热寒凉四性分析古琴。清晨气机生发,比较适合欣赏《广陵散》、《流水》、《关山月》等“温热”类琴曲;黄昏气机内敛,比较适合聆听《忆故人》、《洞庭秋思》、《长门怨》等“寒凉”类琴曲;临睡前常听《平沙落雁》、《鸥鹭忘机》、《渔舟唱晚》等“平和”类曲目可以促进睡眠,平复心态,起到天人相应的养生保健效果。
丘述兴同学还讲解了古琴的正确摆放方式,同时也为同学们介绍了古琴欣赏的方法,同学们受益匪浅,对古琴文化有了更加浓烈的兴趣。
”琴棋书画四艺中,围棋、书法、绘画已走向国际,琴作为四艺之首越来越引起世界关注。此次讲座丘述兴同学为大家讲述的古琴故事和文化,这不仅能够帮助中医学子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中医学术,而且能借此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推动古老的中国文化不断创新和发展。
邱述兴同学为我们讲解古琴的基本知识
闫醒同学为我们弹奏古琴曲《卧龙吟》
同学们沉浸在悠远的古琴声中
讲座结束后大家一起合影留念
单点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