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34页组织2009’传统医药国际科技大会暨博览会征文投稿的紧急通知
学校各单位、各部门:
科技部与卫生部等14个部委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定于2009年11月9-11日在广州共同主办“2009’传统医药国际科技大会暨博览会”。为配合区科技厅做好大会论文的组稿工作,请各单位各部门务必要认真组织科技人员积极投稿参与传统医药大会的学术交流。大会共分为9个主题分会,请投稿人根据稿件内容自行将稿件电子版发送到各相关分会的专用投稿信箱(详见附件2),并请同时发送到科技处综合科邮箱:xyl-kjc@163.com(邮件名请务必标明“单位+姓名+论文题目”(因需将论文报送给科技厅政策法规与社会发展处)。征文具体要求请详见大会征文统一要求及各分会征文内容(附件1)、《2009'传统医药国际科技大会暨博览会 第二轮通知》(附件2)。大会征文截止日期为2009年9月25日。
附件:1.大会征文统一要求及各分会征文内容
2.2009'传统医药国际科技大会暨博览会第二轮通知(请到科技处网页点击附件下载)
科技处
2009年9月14日
附件1
大会征文统一要求及各分会征文内容
一、大会征文统一要求
(一)来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且论点鲜明、层次清楚、数据可靠、文字精炼通顺,文稿请用电子邮件投递至各分会投稿专用信箱,一般文章以3000~5000字为宜。
(二)来稿须列出题目、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全称)、地名(城市)及邮政编码。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应用空格隔开。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之后标注作者工作单位,并列出工作单位、地名、邮政编码。
如:张锦文李 毅(北京大学医学部现代中药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0)
(三)来稿请附300字摘要(国内来稿附中英文摘要,国外来稿附英文摘要)及关键词(8个以内),并附中、英文一致的题目、作者姓名及单位(英文需隔行打印,为审译修改留出空间)。中、英文摘要可结合课题背景(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撰写,以指导阅读,使读者获得更多信息。
(四)来稿若属于国家(委、部、局、自然基金)、省(厅、局)、高校及大专院校资助的课题,请顺序注明课题的立项主管部门、所属计划、课题编号、课题名称、课题负责人。
如:科学技术部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2006BAI09B02):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产业共性技术研究,负责人:陈士林。
(五)来稿请注明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详细信息(姓名、职称/职务、主要研究方向、电话或E-mail),以便和读者联系、交流。
如:张锦文,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药及复方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Tel:023-3564646,E-mail:asd@163.com。
(六)参考文献书写格式(请按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注录规则》书写)
[期刊] 作者.引文题目.刊名,年,卷(期):起页~迄页.
[书籍] 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年:起页~迄页.
[专利] 发明者.专利名称.专利申请号或专利批准号,法律状态。
(七)来稿务必写清论文联系人姓名、单位、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以便联系。
(八)截稿日期:2009年9月25日
二、大会各分会征文内容(投稿专用邮箱见附件2)
分会一 传统医药发展政府论坛
⑴讨论WHO传统医药决议的推动
⑵传统医药相关政策与法规
⑶传统药物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政策
⑷传统医药知识的挖掘、整理、继承与创新
⑸传统医药合理应用与国际标准规范制定
⑹传统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分享
⑺传统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与研发平台搭建
⑻传统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
分会二 传统医药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与临床评价
⑴传统医药防治疾病的临床研究
⑵应用多学科方法研究与评价传统医药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
⑶探讨如何建立体现传统医药优势特色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
⑷传统医药产品的上市后的临床再评价研究
分会三 传统医药基础理论研究
⑴藏象理论的理论阐释与科学内涵
⑵五行与五运六气理论的临床意义与科学内涵
⑶经方方证理论与临床实践
⑷温病理论与现代瘟疫研究的临床实践
⑸方剂配伍理论及其现代研究成果
⑹中医病因病机、诊断学、治疗学的理论与实践
⑺多学科方法与中医药理论现代研究
⑻中医情志与心身医学
⑼中医性格体质体型相关研究
⑽古医籍的抢救挖掘与数字化
⑾中国历代医家、医学史研究的系统梳理与新进展
⑿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传统医药理论研究
分会四 传统医药的继承、创新及其方法学
⑴传统医药学术思想特征及其继承方法
⑵传统医药临床评价方法
⑶传统医药药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⑷传统医药诊疗指南和诊疗方案研究方法
⑸系统生物学、复杂科学等多学科方法在传统医药现代研究中的应用
⑹哲学、社会学和环境学在传统医药现代研究中的应用
分会五 针灸理论和临床研究
⑴经络腧穴理论与临床研究
⑵针法灸法理论与临床研究
⑶针灸适宜病症研究
⑷针灸临床研究方法学研究
⑸针灸临床疗效评价研究
⑹针灸标准化研究
⑺针灸作用原理研究
⑻特色针灸疗法研究
分会六 传统药物资源保护、开发与合理利用
⑴传统药物资源保护、开发及合理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⑵药用动植物人工种植(养殖)规范化技术
⑶药用种质资源和珍稀濒危野生药材的保护、引种、驯化和替代
⑷药用资源动态评价、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立
⑸传统药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分会七 传统医药的疗效、安全性评价与质量控制
⑴传统医药的临床前疗效评价研究
⑵传统药物的安全性评价研究
⑶传统药物质量控制方法学研究
⑷经典方剂的二次开发研究
⑸传统药物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⑹传统药物中活性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及结构优化
⑺传统医药实验研究方法学的构建
分会八 传统医药产业科技发展
⑴传统医药产业的发展过程、现状以及今后的主要发展趋势
⑵传统医药进入主流医学的屏障及其努力方向
⑶传统医药产业发展需要的相关产业政策、产业技术规范的国际比较研究
⑷传统药物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新技术
⑸传统药物生产的提取、浓缩、干燥新工艺与技术
⑹传统药物生产的新剂型研究
分会九 “治未病”健康工程与健康服务产业
⑴ “治未病”理论、方法、标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⑵“治未病”模式探讨
⑶健康状态辨识与调控
⑷健康保障体系与产业
⑸中医预防慢性病、亚健康状态现状研究成果与应用
⑹传统医药预防、保健、养生等健康产品和服务开发的研究成果与应用
单点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