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药物研究院在花刺参多糖解聚产物制备、结构解析及抗凝血活性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海洋药物研究院赵龙岩团队长期从事中药多糖构效关系及活性机制研究,近来在花刺参多糖结构及活性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海参多糖解聚产物(LFG)及其寡糖片段具有重要的抗凝新药研发价值,但糖类化合物结构复杂,严重影响其构效关系及活性机制的深入探讨及相关药物的开发利用(Li H., Yuan Q.,…Zhao L.*. Carbohydr Polym., 2021, 251: 117034; Lin L., Zhao L., et al. Blood Rev. 2020, 39: 100615.)。抗凝新药LFG-53项目组曾首次建立了多种糖苷键选择性的海参多糖解聚方法如脱酰脱氨基解聚法(Zhao L. et al. Carbohydr Polym, 2013, 98(2): 1514–1523),分离得到一系列具有强效抗凝血活性的寡糖化合物,并发现九糖/八糖为海参多糖强效抗凝血活性的最小片段(Zhao L. et al. PNAS, 2015, 112(27): 8284–8289; Yin R. et al. JBC, 2018, 293(36): 14089-14099)。脱酰-脱氨基解聚方法在不同物种海参多糖解聚产物的制备及结构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Guan R.,...Zhao L.*, Mar Drugs, 2019, 17: 195; Shi X,...Zhao L.*. Mar Drugs, 2021, 19: 162),但该解聚方法的解聚过程仍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赵龙岩团队采用上述解聚方法制备及解析了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花刺参(Stichopus monotuberculatus)来源多糖及寡糖组分结构,发现其可能存在特殊二糖侧链,解聚过程中可能发生去皮反应。药理活性研究发现,制备的花刺参解聚产物及其寡糖片段可选择性抑制内源性因子X酶,并表现出强效的抗凝血活性,特殊的二糖侧链和新颖的还原末端可能增强抗凝活性。该发现可为海参多糖解聚产物在抗凝药物的开发和利用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此项研究成果以Deaminative-cleaved S. monotuberculatus fucosylated glycosaminoglycan: Structural elucidation and anticoagulant activity为题,发表在中科院JCR大类一区TOP期刊《Carbohydrate Polymers》(IF: 10.723)。袁清霞博士、李宏及本科生王倩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刘永宏、高程海和赵龙岩老师为共同通讯作者。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单点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